首页 > 走进霍州 > 印象霍州

革命圣地——李曹镇石鼻村

2016-11-11
【字体:

   《美丽乡村行》栏目是以我市的秀美乡村为着眼点,以“发现美、传播美、引领美”为宗旨,寻找全市“自然生态美、文物古迹美、生活幸福美、文化和谐美、创新 引领美”的美丽乡村。深入挖掘美丽乡村内涵,报道农村生活的新变化,农村发展的新亮点,进一步展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充分彰显美丽乡村的魅力。

【美丽乡村】革命圣地——李曹镇石鼻村  


   李曹镇石鼻村是我市的革命老区,北依雄伟的太岳山,南临肥沃的霍州城东平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全县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被称为 “霍州的革命圣地”。  全村现有1332人,耕地1400余亩,目前村里主导产业以苗圃种植和规模养殖为主。2014年被临汾市评为“休闲观光旅游美丽乡村”。

  说起石鼻,它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山洪暴发,将一巨大黑石冲落于此地,洪水遇石改道,原来的河道被沙土淤积成一大滩岸,一翟姓人家逃荒择地而居,继而取名石鼻村。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和四十年代的解放战争时期,石鼻是霍县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前卫和屏障,险要的地理形势和人气使石鼻村两次成为中共霍县委和抗日政府的驻扎地,曾被授予“抗日先锋村”等光荣称号。

  初秋时节,我们踏进这块革命圣地,极目眺望那深邃雄伟的太岳山,满眼一片墨绿;田野里弥漫着丰收的气息,瓜果桃李的香甜沁人心脾;南涧河在村南由东向西顺流而下,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地向西缓缓流去,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已然一幅美丽的山水油墨画。

  这静谧安宁的家园图景,也是石鼻人民世世代代的生命气息。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红色洗礼,早已造就了石鼻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

   一直以来,勤劳勇敢的石鼻人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苗圃种植和规模养殖,现已建立了120余亩的芦笋基地,200余亩的苗圃基地;引进万头猪场项 目,成立了富康养猪专业合作社。与此同时,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新建幼儿园和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让村民共 享改革发展成果。

  湛蓝的天空下,石鼻人民用智慧胆识,正在做着各种尝试和探索。建设革命老区纪念馆;对旧村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项目……

  在发展的道路上,石鼻人脚步铿锵,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新石鼻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曾是霍县抗日政府驻扎地,陈赓等党政军领导曾在此地驻留。

    石鼻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力整治环境卫生,栽植树木1000余株,建花木围墙350余米,绿化池12个,积极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打造“四美”乡村。

      东岳殿也就是城隍庙,是宗教祭祀场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庙会,周边万余村民来祭祀朝拜。

    投资2万余元,建成文化活动广场,硬化广场200余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0件,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每天清晨、傍晚,村民们都会集中在文化活动广场,优美的音乐、轻松的舞步、愉快的笑声,交织成悦耳的田园曲。

   石鼻村幼儿园投资150余万元,占地4.5亩,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于2013年6月开工,2014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幼儿园的建成,解决了周边10多个村幼儿上学难的问题。

    石鼻村根据市场需要,建立了120余亩的芦笋基地,发展200余亩苗圃基地,主要种植白皮松、国槐等。

富康养猪专业合作社交通便利,水源充足。2015年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60亩的自动机械化养殖场,采用自动喷雾降温、自动喂料、自动饮 水、自动光照等先进设备进行科学喂养,预计年出栏达1.4万头优质猪。与此同时,合作社还将生产的粪便作为优质肥料,源源不断供给附近农民,促进农业带动 畜牧业,形成循环产业。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单位:霍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7003720号  网站标识码:14108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霍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660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