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退出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专版 > 政府文件

霍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霍州市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 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日期: 2025-11-12来源: 霍州市人民政府

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霍州市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霍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1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霍州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

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为坚决打赢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稳步提升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根据《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汾市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25〕2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省委、省政府及临汾市委、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平稳运行、民生保障与污染防治工作,全力推动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和炉窑淘汰、散煤治理、大宗货物清洁运输等重点任务落实,持续深化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推动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环境效益稳步提升。

二、攻坚目标

完成上级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约束性指标任务。

三、攻坚任务

(一)结构性污染减排方面

1.全面深化结构布局调整。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省及临汾市关于“两高”项目的政策规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全面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及相关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淘汰类装备产能全面退出,推动限制类涉气行业工艺装备升级改造或有序退出。严格实施社会独立煤炭洗选新增产能减量置换政策,加速淘汰落后煤炭洗选产能,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持续推进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动态清零,全面淘汰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发生炉和分散式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加快推动2蒸吨/小时及以下生物质锅炉淘汰工作,确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工科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行政审批局、市能源局等有关单位)

2.持续开展散煤污染治理。依法将本年度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并具备正常使用条件的区域划定为禁煤区,严厉打击违法销售散煤行为,巩固散煤治理成效,严防已完成改造的用户散煤复烧。加强清洁取暖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煤改电”和散煤清零工作基础。积极配合绿色能源输配项目管网和换热站建设,按照相关规定,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实现沿线居民供热清洁化。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确保12月底前完成年度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加强居民采暖用气、用电供应保障,满足居民采暖需求。持续深入推进农业大棚种植、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工作。(责任单位:市能源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发改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等有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

3.加速运输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步伐,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及大宗货物“散改集”运输模式,稳定提升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运距500公里以上)煤炭铁路运输比例,力争12月底前,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煤炭铁路运输比例达到90%。严格落实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淘汰更新政策,加速推进国Ⅳ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淘汰更新工作。持续深化重点行业和重点园区清洁运输改造,全力推动火电、水泥、煤炭等重点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工业园区稳定实现100%清洁运输(除特种车辆外)。同步推进建材(含砂石骨料)清洁运输方式应用。持续推动建成区公务用车、公交、出租(含网约车)、环卫、邮政快递、物流配送、押运、渣土运输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新增或更换的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环卫车辆、邮政快递等市政公共领域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确保12月底前全市公共领域车辆基本实现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化。重点用车单位规范建设门禁系统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确保系统监控视频保存不少于6个月,电子台账等记录保存不少于24个月。(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交通运输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能源局、市工科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城管局、市文旅局、市财政局、市交警大队等有关单位)

4.深入推进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常态化排查整治。严把环评审批关口,严格依据《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分类要求,强化技术指导与标准牵引,推动污染治理设施设备迭代升级与技术进步。持续开展重点企业、工业炉窑及锅炉低效失效污染治理设施专项排查,建立动态清零机制,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确保各项污染物高效处理、稳定达标排放。(责任单位:市工科局、市自然资源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等有关单位)

(二)工业企业污染减排方面

5.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深入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严格对标国家及省级超低排放标准,以“一企一策”精准督导未完成改造的水泥企业(含粉磨站)加快实施进度,确保按期达标。同步深化环保绩效分级管理,推动企业从“D级”向“A级”跃升,通过技术升级与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与绿色发展能力。(责任单位: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工科局等有关单位)

6.强化VOCs污染达标治理。严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准入关,严格限制高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生产和使用类项目审批,从源头提升低(无)VOCs含量产品市场占比。实施源头替代工程,聚焦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电子等重点行业,加大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力度,推动溶剂型工业涂料、油墨、胶粘剂和清洗剂“应替尽替”。同步夯实VOCs治理设施建设改造、无组织排放管控、储罐及装载设施废气综合治理成效,持续开展涉VOCs企业和油品储运销排查整治,构建全链条、全流程VOCs减排体系,切实减少VOCs污染排放。(责任单位: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

7.深化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总量双控管理。持续推行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总量双控机制,对超出双控排放标准的企业依法实施处罚,并建立“一企一策”动态监管台账。其中,已纳入环保绩效评级的A、B(含B-)级及引领性企业,若存在超标排放行为,严格按规降低其绩效等级,形成“超标即降级”的刚性约束,倒逼企业主动落实减排主体责任。(责任单位: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工科局、市能源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行政审批局等有关单位)

8.实施重点行业错峰生产。针对重点行业企业,依据其环保绩效等级及守法情况,实施差异化错峰生产管控措施,并督促企业制定细化至生产线、工序及设备的错峰生产方案。管控措施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期间分两阶段执行:第一阶段为2025年10月23日至12月31日,第二阶段为2026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两阶段按既定比例分别落实管控要求。同时,错峰生产管控内容须按规定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范畴,确保依法依规实施。对于符合保障类条件的企业,经按程序报送上级部门审核备案后,可豁免错峰生产限制。

(1)砖瓦行业

①A级和引领性企业,生产设施不予错峰。

②B级企业,停产64天。

③无独立热源的非引领性企业,停产80天。

④C级、D级企业及其他非引领性企业,停产

(2)粉磨站(矿渣粉)行业

①引领性企业,生产设施不予错峰。

②非引领性企业中,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的,配料、粉磨工序停产50%,未完成的全面停产。

(3)铸造行业

①A级、B级企业,生产设施不予错峰。

②C级企业,电炉熔炼工序停产50%。

③D级企业,电炉熔炼工序停产。

(4)洗煤、混凝土搅拌、石膏板等行业

攻坚期间出现涉气环境违法行为的,停产2个月。

(责任单位: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工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能源局等有关单位)

9.坚决落实错峰生产置换管控要求。水泥(含粉磨站)企业因超低排放改造需在第一阶段(2025年10月23日—12月31日)开展连续评估监测而无法落实错峰管控措施的,企业完成评估监测后,须在第一阶段期间实施错峰补偿,确保减排量达到错峰管控要求。错峰管控期间确需开展连续评估监测的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经审核确定并报临汾市环委办后实施。此外,对于涉及居民供热、城市基础设施运行保障等民生类企业,若确需调整错峰生产管控措施,须制定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换措施并提出申请,经临汾市政府批准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责任单位: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工科局等有关单位)

10.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排查整治,压实属地落实整治责任,对排查企业实施“关停取缔、提升改造、整合搬迁”分类处置,确保动态清零、长效管控。强化整治成效抽查核查,对取缔不彻底、死灰复燃等问题,严格依规问责,以制度刚性倒逼责任落实,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责任单位: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等有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

11.深化燃煤锅炉、炉窑综合整治。全面完成3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巩固既有改造成果,强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燃气锅炉须全面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或配备高效脱硝装置,确保氮氧化物排放持续达标。生物质锅炉应选用专用锅炉,配套布袋除尘等高效设施,严禁掺烧煤炭、生活垃圾等非生物质燃料。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管网建设,逐步淘汰管网覆盖区域内的燃煤锅炉及散煤使用。持续提升工业炉窑治理水平,推动清洁能源替代进程,对以煤炭、重油等高污染燃料为热源的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等,加快推动使用清洁低碳能源或利用工厂余热、集中供热等进行替代。(责任单位: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等有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

12.强化工业类开发区污染整治攻坚。严格对标省、临汾市及霍州市重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要求,以“全链条管控、全要素提升”为导向,持续深化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推动园区内外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强化园区企业运输车辆清洁化监管,建立源头管控、过程监管、末端治理的闭环管理体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创A升B”专项行动,通过技术升级、工艺优化、管理创新等举措,推动企业环保绩效评级提档升级,切实提升重点园区污染治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

13.提升工矿企业扬尘治理效能。强化工业企业物流运输、装卸、转移、存储及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的全链条扬尘管控,同步推进矿山企业开采、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扬尘污染专项整治。通过完善抑尘治理设施、提升治理技术水平,实现物料全封闭堆存,装卸作业配套雾炮等高效抑尘设备,运输车辆严格执行密闭化管理,严禁抛洒滴漏。强化厂区日常清扫保洁,确保地面无积尘、无散落物料,全面提升厂区环境整洁度。全面及时查处各类扬尘问题,有效控制工矿企业扬尘污染。加大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及重点工矿企业周边道路扬尘治理力度,降低扬尘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责任单位: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交通运输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能源局、市公安局等单位)

(三)移动源污染减排方面

14.严格管控入城重中型车辆。严格管控进入城市建成区的重中型车辆,对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不予许可通行。同时,禁止非新能源物流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及渣土车在市区内开展拉运作业。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严格执行《霍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中关于移动源污染控制的具体措施,确保运输车辆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切实减少重污染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交警大队等有关单位)

15.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治。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区域管控,全面禁止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入作业。建成区施工工地必须100%使用新能源装载机、叉车、打桩机等三类工程机械,工业企业内部作业车辆及机械须全部实现新能源化。持续推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制度,确保机械信息、排放等级等数据应录尽录,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严格落实国Ⅰ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要求,实施“发现一台、淘汰一台”的动态清零机制,生态环境部门联合住建等部门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对违规使用高排放机械的单位依法从严查处,切实减少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责任单位:市住建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等有关单位)

16.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全面巩固全市工业企业非道路移动源清洁化改造成效,持续深化重点行业企业清洁化改造治理。12月底前,全市铁路货场、煤炭发运站及矿山企业须全面完成内部作业车辆和机械的新能源改造‌,确保所有非道路移动源实现零排放作业。生态环境部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项督导,对改造进度滞后或未达标的企业依法实施限期整改,并通过定期通报、信用惩戒等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推动清洁化改造任务高质量完成。(责任单位:市住建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等有关单位)

(四)面源污染减排方面

17.强化工地裸地扬尘管控。全面强化建筑、市政、拆迁、水利、农业、公路等施工工地扬尘管控,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对裸露地面实施全覆盖苫盖(土工布、绿网等),确保抑尘措施无死角。强化土石方作业喷雾抑尘管理,严格规范作业车辆及机械冲洗流程,严禁带泥携尘上路。系统排查建成区裸露地面、破损道路、易产尘堆放场所,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采取围挡、苫盖、洒扫、绿化或硬化等综合抑尘措施。同步清理取缔城区违规堆场,定期开展工地、道路、绿植、建筑物及公共设施清洗作业,推动扬尘治理精细化、常态化。(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霍州公路段等有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

18.精细化管控道路扬尘。持续深化道路清洗与冲洗作业,动态加密清扫保洁频次,确保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及抑尘管控工作长效化、精细化。全面加强全市国省干道、县乡道路等公路扬尘治理,加大机械化清扫力度,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70%,同步强化公路病害治理,有效减少道路积尘。针对车辆抛撒扬尘问题,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查车辆抛撒、未苫盖等违规行为,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扬尘污染源,切实降低公路道路扬尘污染。(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交警大队、霍州公路段等有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

19.深化“三清零”成果巩固。持续加大对燃烧散煤、柴禾及使用燃烧设施的排查力度,巩固禁煤区燃煤、柴禾及燃烧设施“三清零”工作成果,针对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全面整改,确保违规行为清零见底;对整改不力、监管失职的责任人员,严格依据《临汾市大气污染整治攻坚量化问责办法》实施问责,以刚性约束倒逼责任落实,推动“三清零”工作长效化、常态化。(责任单位: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能源局等有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

20.深入推进禁烧管控。紧盯秋收、冬灌、春耕等关键农时节点,严禁焚烧秸秆、垃圾、枯枝落叶及烧荒等“四烧”行为,持续强化露天焚烧行为执法查处力度。充分利用上级反馈卫星遥感火点数据、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提升秸秆、垃圾及生物质焚烧火点监测精准度与时效性。对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从严处置;对监管失职、履职不力的责任人员,严格依据《临汾市大气污染整治攻坚量化问责办法》实施问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公安局等有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

21.强化烟花爆竹管控。严格落实关于禁止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燃放烟花爆竹有关规定,紧盯元旦、春节、元宵节及婚丧嫁娶等重点监管时段,充分利用网格化监管体系,全方位开展巡查检查,严厉查处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等有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

22.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力度。城市建成区全面禁止露天烧烤,产生油烟的餐饮经营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规范维护、正常使用,加大餐饮经营单位日常监管,强化餐饮废气在线监测数据运用,严查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超标排放油烟等问题,持续提升餐饮单位油烟排放监管能力。(责任单位:市城管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等有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

(五)大气污染防治管控方面

23.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及时响应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突出重点精准减排,分级差异管控,确保“削峰降频”;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对纳入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严格落实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分级管控措施;及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完善应急联动机制,优化应急减排措施,加强应急响应监管执法,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责任单位: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24.严格大气环境执法监管。按照“重点区域重点查、关键企业查关键点、问题企业盯住查、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原则,综合运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用电监控、无人机、走航车及激光雷达等科技手段,实施非现场、精准化远程监管,严查重处偷排偷放、超标排放、弄虚作假、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重污染天气预警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秋冬季期间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A、B(含B-)级及引领性企业,依法依规降低绩效评级,实施加严管控措施。(责任单位: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

25.开展监测数据质量专项检查。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及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专项整治工作,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严厉打击自动监测数据造假、出具虚假检测及对比报告等弄虚作假行为;针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严查检验过程中数据异常、硬件作弊设备桥接或作弊软件安装等违规行为。通过强化执法检查力度与完善问责机制,切实规范相关机构从业行为,全面提升监测数据质量,确保检验检测全流程透明公正,进一步维护生态环境监测与机动车检验检测市场秩序。(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公安局等有关单位)

26.强化柴油燃气货车污染防控检查深入推进柴油、燃气重型货车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强化路查路检与入户检查,秋冬防期间加密联合执法检查频次,对拆除污染控制装置、破坏篡改车载诊断系统(OBD)等恶意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惩处,同时精准打击超标排放等突出环境问题,切实有效降低车辆污染排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市交警大队等有关单位

27.持续开展油品质量攻坚行动。全面强化生产、销售环节油品质量的日常监督抽查与抽检力度,依法从严清理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及黑加油站点,并坚决打击非标油品流通行为。同时,通过完善在用油品溯源机制,实施专项检查行动,对发现的非标油品问题线索开展全链条追溯,依法追究相关生产、销售、运输环节主体责任,形成闭环监管,筑牢油品质量安全防线。(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局、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等有关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霍州市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工作各成员单要坚决扛起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政治责任,把秋冬防行动摆在重要位置,结合实际,细化各项管控措施,明确任务清单、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确保秋冬防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同配合。各成员单位要围绕工业源、面源、移动源等方面重点任务,加强沟通协作、分析形势任务、研究问题困难,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市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工作专班要及时组织专题研究,明确牵头单位和整改时限,制定切实有效整改措施,并加强对问题整改的跟踪督导,确保问题有效解决。

加强工作调度。市环委办要加强对重点任务的定期调度,及时掌握各成员工作进展情况,妥善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任务按时保质推进。同时,常态化开展各成员单位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督查,对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点任务推进滞后、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不力等问题的,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对影响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约束性目标任务完成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四)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全方位宣传秋冬防攻坚行动,增强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度,形成正面舆论合力。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积极举报秋冬防攻坚行动期间的大气污染问题,加大对违法主体的曝光力度。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扛牢主体责任,广泛动员村级力量,通过入户宣传、集中宣讲、媒体推送等多元方式,深入普及焚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对大气环境的危害,积极争取群众理解支持,有效减少随意焚烧(燃放)现象,筑牢秋冬防攻坚行动群众基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单位:霍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07003720号  网站标识码:14108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霍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660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